文章出處百世教育雜誌100年1月份第232期
百世教育雜誌(還有好多好文章歡迎大家多去尋寶喔!)
每一種選擇都是愛PDF檔(可自行下載)
http://psem.bais.com.tw/wp-content/uploads/2010/12/232-p10-13.pdf
贏在起跑點就能一路順利抵達終點嗎?
人生還有許多值得孩子一一去探索的美麗 風景。
每一種選擇都是愛
文/攝影 wendy
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
那天,從你微微顫抖的手中接下了一張60分的數學考卷。惶恐的眼神透露出你的不安。考前不斷反覆的複習並沒有讓你獲得對等的收穫,
在你泛紅的眼眶中我看見了你的無奈,此刻的心情是心疼且複雜的。
是不是對你的教育方向出了錯?是不是給你的自由太過?當其他孩子忙碌的穿梭在數學、英文、作文等才藝課程時,
我們卻是花上時間一起洗菜、切菜、烹煮晚餐,當考前其他孩子完全暫停娛樂活動全力準備考試時,你仍然去參與原訂的羽球社團練習,
假日也如期的舉行戶外踏青。
先生對我的安排頗有微詞,考試都快到了,複習時間都不夠了還想著玩。
但我的想法是,考試前學校及安親班都已經不停的複習在複習,考試只是要了解孩子的吸收程度,繃緊的橡皮也需要適時放鬆,
扯的大緊也許只會讓橡皮加速斷裂罷了。
整理孩子的考前複習測試卷,我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脈絡。厚厚的一疊試卷是考前2週孩子每天花上許多時間書寫的 ,
我無法想像在學校的功課之餘孩子要花上多少時間與心力與試卷「作戰」這樣的學習方式真的會讓孩子熱衷追求學問嗎?
是孩子的不專心、不用心、玩心重而讓老師辛勤為他擬定的複習計畫失效,還是說有題型認知上的困難,或是其它我所不知的問題?
我不停的問自己,孩子啊!我該怎麼幫助你跨過在你人生學習的這道關卡呢?
牽著你的小手回家的路上,月亮好圓,映照在地上的影子,頭低低的,腳步是沉重的。
心中的堅持也開始動搖,究竟我所在意的是分數的表面意義,亦或是對於自己教育方向的質疑。
從A到A+的教育理念
在一次親子講座中,台上的講師問大家,如果今天你的孩子數學成績很差,但是英文卻有不錯的表現,在你有限預算的情況下,
會讓孩子去加強哪一個科目呢?
在台下包含我至少9成以上的家長都選擇要加強較弱勢的數學科目,但是講師卻給了我們不同的思維。
如果數學科目是孩子的弱勢點,那麼加強的結果也僅可能是將「低標」拉至「正常質」。為何不將時間花在孩子的優勢點上,
或許有機會把「良好」提升到「優秀」。
或許是作為母親的一份貪心,總會希望孩子十八般武藝全能,但是問問自己,自己有每一樣都是那麼的完美無缺嗎?
當孩子能做到80分時我們就會希望他再往90分前進,到達90分時我們又會以100分作為標準,究竟孩子的學習是為自己還是為父母師長?
學習可不可以好好玩
我不是一位專業老師,我沒有受過所謂專業的訓練,只是在生活中多一點巧思與孩子一同進行各項的生活體驗,
在這些體驗過程當中教導孩子生活技能,這是我想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一起創造屬於我們共同的回憶。
當孩子剛上小學時,家中換新冰箱時留下一個大紙箱。原本打算做間探險小屋讓孩子玩一陣子後再做資源回收。
後來與孩子討論後兄妹倆各自決定開一家小小商店,兒子開的是販售各類食物與用品的便利商店,女兒則決定要開一家販售咖哩菜色的餐廳。
初步擬定了方向後,我們便開始各類素材的收集,及商店成列架的製作,由於紙箱十分扎實,所以裁切及組裝的部份由媽媽代勞,
但是商店的彩繪及裝飾則讓孩子發揮創意佈置。
我們把吃完的各類餅乾袋、飲料瓶、各類日常用品或生鮮食物的外包裝清洗並晾乾,並重新包裝貼上標價。
在商品的成列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分類,知道日常用品、生鮮食品、用餐禮儀等生活常識。
在交易過程中我們學習數學運算,在點餐的過程中進行「細聽」及「書寫」的能力養成,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學的認真,學的開心。
也許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其他人而言是不切實際、投注心力及成本超過回收價值的,但這是一種選擇,一位母親在教養孩子上的堅持,
但內心經常是矛盾的,畢竟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所重視的多為智育的發展,也擔心孩子是不是因此失去競爭力,
我不知道自己這樣非主流的教養方式到底會將孩子帶往怎麼樣的未來?
孔子在論語先進篇中的「因材施教」,造就了許多對國家、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反觀今日學校教育好比加工廠一樣,複製出一個個符合標準規格的學生,不管你的個性與天賦為何,力求標準化,無一倖免。
這世上許多事都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那麼為何孩子的填詞得要和課本裡的解答一模一樣才算正確答案?
當孩子的創意無法為自己爭取應得的肯定,未來要如何培養出創意型人才?
無法適應標準製造流程者往往只能被蓋上一個瑕疵品、次級貨或是失敗品的印記,在放棄孩子之前,成人的我們有沒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呢?
放大「優點」,為孩子建立自信
同事就讀小一的孩子某日於小學音樂課教唱國歌時,心血來潮的創作了一首「我歌」,我挺欣賞這孩子的樂觀與豁達,
開頭的前兩句寫著:我生為開心,我上學為高興不為知識。
有人說,從孩子身上就能看見父母的縮影,同事是一位經常帶給大家陽光與正向思考的好朋友,
我想孩子的豁達與樂觀必然來自於父母循循善誘與包容中養成,在這孩子身上我看見即將綻放的光芒。
兒子的善良與樂觀不就是他最好的特質?我提醒著自己。他仍然有許多可取之處,我不應該放大考試成績來否定他其他方面的努力,
讓自己與孩子都陷入情緒低潮中難以自拔。
我該做的是找出問題的癥結點來幫助他,讓孩子能重拾信心,我更需要堅定自己的意志,陪在孩子身後當他最好的啦啦隊。
考試成績並不代表所有,認真用心去面對生命中每一件考驗,在過程中秉持初衷,全心投入的精神並持之以恆
「看見每一個孩子獨一無二的特質」,或許就是那位講師想傳達給我們的重要訊息。
在學習的一開始,能不能透過引導及適當的教案、教材輔助讓孩子發對於學習知識產生自發、自主性的意願,
我想這樣的自主學習才會是能伴隨孩子一輩子的學習「態度」。
留言列表